饲养实践证明,每年因为热应激而导致的猪只伤亡,并不亚于某一种疾病的损失,所以,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。
猪的最适温度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,初生 仔猪 的适宜温度为27--29℃,断奶仔猪为21--24℃,生长育肥猪为15--25℃,产仔和哺乳母猪为16--18℃。
在最适环境温度范围内,猪的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,因此猪的体温保持恒定,饲料利用率高,生长速度快,抗病力强。
环境温度超过最适温度范围,猪的产热大于散热,猪就要通过增加呼吸蒸发和辐射散热,或通过减少采食量进而减少体热产生来调节体温平衡。
通过增加散热和减少产热仍不能维持机体的体温平衡时,就会引起猪体温升高。国外学者报道,18--28公斤的小猪在35℃时体温由正常体温升高1.4℃,体重60公斤左右的巴克夏小公猪在环境温度近30℃时不能保持正常体温。
长期暴露在高温下的猪,如果过多的产热蓄积在体内不能散出,则易使体温居高不下,导致猪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,引起热应激甚至热射病。
平时应从下列几方面入手:
一、猪舍的防暑降温
1.隔热
2.通风
3.喷洒水
4.风机水帘降温
二、改善饲养管理
1.调节饲料配方
2.加强管理
3.添加抗应激药物
添加抗热应激药物。高温环境中,在饮水中添加蔗糖、电解质等成分,能显著促进仔猪生长,提高饲料报酬。
当温度超过34℃时,可酌情试用维生素C、维生素E、生物素和胆碱等抗热应激药物。
可以缓解高温应激作用,提高猪采食量和日增重,降低料重比。能协调猪体内的调节功能,增强猪的适应性和抵抗高温的能力,从而缓解猪的热应激。